译者序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2015年4月,那时我正参加新加坡社会工作服务考察。当时新加坡援人协会(SOS)的工作人员郑重地向我们推介了这本书。我翻书浏览,很快就被书中作者的故事打动了。与其说这是一段苦难史,还不如说它是一部坚强史。这更是一本难得的疗愈之书,来自作者作为案主的第一手叙事,这一点让它显得更加珍贵。这样的书籍,至少目前在中国国内还很少见到。于是,我当场便坐不住了,也不顾自己蹩脚的英文水平,厚颜请缨,想把这本书翻译到国内,介绍给国内的读者。

本书的原作者尹在7岁的时候,母亲死于自杀。40年后,她父亲从公寓的楼上跳了下去。内心巨大的悲伤、耻辱、怨恨和愤怒,还有各种来自亲友、旁人的不理解、指责,让尹喘不过气来。幸运的是,在尹的生命历程中有丈夫、孩子、友人以及新加坡援人协会的工作人员和同为遗属的一帮“疗愈桥”小组组员的支持和陪伴,让尹一步一步地从生命的低谷中走了出来。

细读本书,您将会被带入尹的生命故事当中,为她的失去扼腕痛惜,为她的痛苦热泪盈眶,为她的抗争感动,也为她的突破而欣喜。同时我还要告诉您,这不仅仅是一本记叙尹经历的故事书,这更是一部记载作者在穿越苦难中呐喊、对生命意义深层体验的疗愈之书。所以我希望把这本书推送给所有的社工同行和心理学爱好者,尤其希望推荐给正处于家人自杀或重大家庭变故阴霾中的遗属们。

如果您是助人工作的同行,本书最大的作用莫过于案主在书中清晰细腻地描述了自己从遭受创伤到实现疗愈的过程,从抗拒、畏缩到试一下、不配合和一步步走向康复。这些难得的第一手叙事资料真实、细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案主的内心世界,思考如何能够从案主自身出发,挖掘案主内在的生命动力,以实现疗愈。

如果您是正处于家人自杀或重大家庭变故阴霾中的遗属,面对亲人离去,或是悲痛,或是愤怒,或是自责,或是怨恨,或是兼而有之。如何找到一条路,走出这困境?本书将给大家介绍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作者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可能会是我们的一个模板。当悲剧发生,很多人选择了沉默,希望以此忘记所有不开心的事情。可是深深地烙在心头的这份悲痛无法被岁月带走。那我们能怎么办?记得台湾叙事疗愈王子周志建先生曾这样比喻,我们要做的不是要忘记那个不开心的自己,而是要学会安顿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学会与他和平相处。学会安顿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学会拥抱生活,接纳自己,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勇敢地面对人生,这或许才是处理生命伤痛故事的一种比较现实的方法。

本书的翻译出版,并非一帆风顺。首先翻译过程断断续续,那是因为作者的生命故事不断地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作者所经受的,和我这几年因为父亲癌病离开人世所遇到的困惑有几分相似。在用有限的英文水平翻译的过程中,我不断尝试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每每如此,涌起的对作者的痛惜、同情和欣喜,也间接折射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这几年,因为对苦难的困惑,我开始对叙事产生了兴趣,并撰写了《癌病与持续性的痛——我的叙事疗愈行动》一书。在新加坡考察时,接触到新加坡援人协会,当他们推荐尹的这本书时,我当下就决定一定要把这本书翻译到国内,希望推送给国内的朋友。可以说《为什么?——在父母选择自杀后的日子里》这本书和《癌病与持续性的痛——我的叙事疗愈行动》是我叙事疗愈路上的姊妹篇。

版权联系也几经波折,在这里要诚挚地感谢新加坡援人协会(SOS)在此书的翻译出版过程中真诚无私的帮助;感谢EPIGRAM出版社Req Ang和他的一帮同事,前后与我互通近百封邮件,不厌其烦地协助处理版权事宜;说到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为本书翻译出版费尽心思的中国经济出版社叶亲忠先生和他的一帮同事,几经周折,最终完成所有的手续。

说到致谢,当然少不了要感谢原作者,是她向我们敞开心扉,给我们指出一条通往疗愈的路;还要感谢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不辞辛苦地链接新加坡社会服务资源;还要感谢在翻译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的岭南师范学院的同学,他们是陈凯铃、麦敏君、谢瑞妃、刘沛文、黄家欣、魏恬祯、刘娇芬等;另外,还有很多同仁为本书的翻译出版提过诸多宝贵意见,来不及一一致谢,在此一并谢过!

由于翻译能力有限,加上中国和新加坡两地文化的差异,书中不免有所纰漏,敬请各位读者海涵赐教!经叶亲忠先生提议,两地出版社协商,中英文合并出版,以慰读者!

此谢!

钟耀林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