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前往冀州

次日,秦昊带着大军来到雁门关下讨战,并指名道姓让石虎父子出来受死。

拓跋焘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望着关外黑压压的雁门军,眉头紧锁。

他身旁的崔浩、高允等人也都面色凝重,显然对秦昊的挑衅极为重视。

“秦昊这厮,竟然还敢来挑衅,真是不知死活!”拓跋嗣怒道。

拓跋焘摆了摆手,沉声道:“秦昊此人,狡诈无比,他敢公然挑衅,定有所依仗。

我们必须小心应对,不可大意。”

高允点了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

秦昊此番前来,定然是有备而来。

我们需得想个万全之策,方能挫其锐气。”

崔浩沉吟片刻,缓缓开口:“秦昊此来,无非是想逼我们出关迎战。

我们若贸然出战,正中其下怀。

不如我们先派人出关,试探一下秦昊的底细。”

拓跋焘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点了点头,道:“也好,就依崔先生之计。

拓跋嗣、拓跋跬,你二人各领五千人马,出关与秦昊交战。

切记,不可恋战,试探一下秦昊的意图,便立即撤回。”

拓跋嗣、拓跋跬领命,迅速点齐兵马,出关迎战。

秦昊见拓跋焘派人出战,眼中闪过一抹冷笑。

他挥了挥手,示意大军进攻。

两军在雁门关外的草原上展开激战,喊杀声震天动地。

拓跋嗣、拓跋跬虽然勇猛,但在秦昊的大军面前,也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他们且战且退,试图寻机脱身。

就在这时,雁门关内突然响起一阵激昂的战鼓声。

拓跋焘亲自率领大军,出关支援。

秦昊见状,脸色微变。

他知道,拓跋焘亲自出战,定是不好对付。

他急忙下令撤退,避免与拓跋焘正面交锋。

拓跋焘见秦昊撤退,也不追击,而是立即收兵回关。

他知道,秦昊今日虽退,但日后定会卷土重来。

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方能确保雁门关的安全。

回到关内,拓跋焘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秦昊今日虽然退兵,但日后必定还会再来。

我们必须早做准备,方能挫其锐气。”拓跋焘沉声道。

崔浩点了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

秦昊此人,狡诈无比,他今日退兵,定是有所图谋。

我们需得想个万全之策,方能确保雁门关的安全。”

高允沉吟片刻,缓缓开口:“秦昊此来,无非是想攻占雁门关。

我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派人潜入秦昊的地盘,打他个措手不及。”

拓跋焘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他点了点头,道:“高先生之计甚妙。

我们便派人潜入秦昊的地盘,打他个措手不及。”

商议已定,众人立即行动起来。

他们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一支精锐小队,趁着夜色,潜入秦昊的地盘。

秦昊并不知道拓跋焘的计划,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雁门关上。

他正准备再次进攻,却突然接到急报,称自己的后方出现了敌军。

秦昊闻言,大惊失色。他急忙下令撤军,返回后方支援。

拓跋焘得知秦昊撤军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知道,秦昊此番撤军,定是遇到了麻烦。

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击溃秦昊的军队。

于是,拓跋焘立即下令,全军出击,追击秦昊的军队。

秦昊见拓跋焘追击,心中大急。

他知道,自己此时军心不稳,若是与拓跋焘正面交锋,定然不敌。

他急忙下令撤退,试图摆脱拓跋焘的追击。

然而,拓跋焘却紧追不舍,不断发动攻击,打得秦昊节节败退。

最终,在拓跋焘的连续攻击下,秦昊的军队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秦昊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窜,最终逃入楼烦城。

此役,拓跋焘大获全胜,不仅成功击退了秦昊的进攻,还重创了秦昊的军队。

雁门关内的士气大振,众人皆称赞拓跋焘用兵如神。

然而,拓跋焘却并未因此放松警惕。

他知道,秦昊此人狡猾多变,今日虽然受挫,但日后必定会卷土重来。

他必须时刻做好准备,才能确保雁门关的安全。

于是,他下令加强防守,同时派出探子前往各地搜集情报,以便及时掌握秦军的动向。

雁门关内外,再次陷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等秦昊退回楼烦后,秦温已经在城门处等侯。

秦温望着儿子秦昊那狼狈不堪的模样,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失望与忧虑。

他上前几步,沉声道:“昊儿,你怎会如此不堪一击?竟被拓跋焘打得落荒而逃。”

秦昊闻言,脸色更加苍白,他低下头,嗫嚅道:“父亲,孩儿……孩儿本欲一举攻下雁门关,谁料那拓跋焘竟如此狡诈,不仅守城有方,还派人偷袭我方后方,孩儿一时不察,才遭此大败。”

秦温闻言,长叹一声,道:“昊儿,为父多次告诫你,切莫轻敌,你为何就是不听?

如今败局已定,你可曾想过如何挽回?”

秦昊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狠厉,道:“父亲,孩儿虽败,但并未失去斗志。

孩儿打算在楼烦城整军备战,待时机成熟,再卷土重来,一举攻下雁门关。”

秦温看着儿子那坚定的眼神,心中稍感欣慰,但面上依旧严肃道:“昊儿,你有此决心,为父甚感欣慰。

但你要记住,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你必须要先了解拓跋焘的军情,方能制定破敌之策。”

秦昊点了点头,道:“孩儿明白,孩儿这就派人前去搜集拓跋焘的军情,以待来日再战。”

秦温闻言,微微颔首,道:“如此甚好,你且下去准备吧。

为父刚刚收到朝廷的圣旨,由于雁门郡已经被匈奴夷为平地,为父被任命为新兴太守,以抵御雁门关内的匈奴军。

并且圣旨让你前往冀州皇甫嵩将军麾下助阵。”

秦昊听罢,神色复杂,既有对即将与父亲分别的不舍,也有对未知挑战的忐忑。

他慢慢说道:“父亲大人,孩儿遵命。

此番前往冀州,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皇甫将军,争取早日立下战功,以雪前耻。”

秦温拍了拍秦昊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昊儿,你身为我秦家之后,肩上的责任重大。

此次虽败,但切勿灰心。

记住,真正的勇士,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最终成就一番霸业的。

你且去吧,为父会在这里守好新兴,等待你凯旋的消息。”

秦昊拜别父亲,转身跨上战马,率领残部向冀州进发。

一路上,他暗自思量,如何在冀州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重新崛起,找回失去的尊严。

而另一边,雁门关内的拓跋焘,在得知秦昊败退楼烦,其父秦温调任新兴太守的消息后,并未掉以轻心。

他深知,秦家父子虽败,但底蕴犹存,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于是,拓跋焘更加紧了对雁门关的防守,同时派遣更多细作,潜入秦军腹地,探查其动向。

他还下令,加强与周边部落的联盟,以防雁门军联合他们,共同对付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