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徐源死了

于凡转头看了看熟睡在身边的女儿和旁边的丈夫,把被子从身上拂去,掖住被女儿踢开的被角,轻轻推开门,转身留了一道门缝,朝客厅的沙发走去,她要仔细想想今天上午发生的事……

于凡是一家国企的普通职员,去年从原来的公司离职之后,她跳槽来到现在的单位。工作内容差不多,薪水也差不多,但职位差了两个级别,从原来的副部长直接降到专员,说不准到底好不好,反正对她而言,工作量并未减轻,但至少不会有那么多深夜未回的消息和差遣不了的下属了,她对现在倒是挺满足的,反正生活就是这样,波澜不惊是最好。她没有多大的野心,除了偶尔看到前同事们发布的朋友圈时会悄悄感慨之外,生活平静的就像家里那台走了十几年的钟表一样,没有误差,按序而行。

于凡的丈夫,今年40岁,是一名公务员;她的女儿,今年8岁,小学3年级。在其他人眼里,她的家庭是人人都羡慕的幸福之家,丈夫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不仅不会抽烟喝酒,甚至对此深恶痛绝,每天早晨五点半准时起床准备早餐,自律到每天都会跑步十公里。女儿也很乖巧,学习不需要她操心,兴趣计划也会完美执行,偶尔的一次哭闹也只是为了要一个盲盒而已。

这种平淡且规律的生活对于小时候喜欢摇滚爱好旅游的于凡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她自称“懒散”,本就不爱管这些家里事儿,恰好家里不需要她再付出什么,只是,时间无味的流逝慢慢地在消磨她的心力。

直到今天上午的一封邮件,让原本平静的生活突然掀起波澜:徐源死了。

她有些慌神,下意识地拿出手机,找到徐源的电话,拨了出去,“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Sorry……”。是于凡预料到的结果。

徐源是于凡的高中同学,曾是那个挽救自己于水火的“侠客”。在于凡眼里,徐源还是那个剃着平头戴着眼镜的少年,看起来白白净净,总是穿着看起来很老气但又很文艺的蓝色Polo半袖。学习不算很好,也不算很差,在那个中原的四线小城市,如果正常发挥的话,普通二本是没有问题的,说不准发挥好的话,还可以冲一下一本。

认识徐源是高三来临的那个八月,在放暑假回来后的两三天,一个闷热阴沉的午后,班主任老贺突然冲进来,说要来几个转班生。班里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又是议论哪些男生长得帅吧,于凡抬起头看了一眼,三个男生和四个女生,她没有过多理会,还在纠结数学卷纸最后一道题的象限问题怎么解决时,一个蓝色的身影就闪了过来。“徐源,你坐在倒数第三排靠窗的那个位置。”于凡感觉身后的桌子突然向前挪了一下,顶到了她的椅背。不懂得分寸嘛?!她转过头去,扶着眼镜看了一眼,说道:“不好意思,我的书。”说着把原本放在后面空桌上的历史练习册拿了回来。抬头正好碰到了微笑的眼神,于凡有点疑惑,没有理会又沉浸在了数学的世界里。

那是于凡对徐源的第一印象,没什么特别之处。直到9月的一天,早自习时,徐源轻轻推推于凡的椅子,递给她一张小纸条,这才是于凡跟徐源真正的第一次接触。

于凡想不通,好好的人怎么会死。她收到的那封邮件,内容只有四个字:徐源死了。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她瞬间被震惊包围,却忘记确认其真伪。她翻了翻自己的通讯录,高中同学的联系电话中除了徐源之外,竟然只有一个跟她交好的女同学——林晓晨。于凡已经离开家乡太久了,整整17年,比在家乡生活的时间还长。自从上大学后,她就很少与原来的同学联系,既是性格原因,当然也是距离的问题。直到此时,她才发觉,过去的生活距离自己已经那么遥远,远到连自己也记不清楚徐源的样子了。

于凡再次拨打了那个属地为BJ的号码,“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果然还是空号,尽管于凡知道后来徐源回到了家乡,但她没有问他要新的号码,徐源也没有主动告诉她,就这样,他们慢慢地断了联系。

于凡看了看放在客厅电视柜上的钟表,已经是凌晨一点半了,她没办法给林晓晨打电话,她知道,对于一个刚生完宝宝的新手妈妈来讲,睡眠是多么重要。

虽然林晓晨在天大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但她的工作单位在县里,平时跟高中同学联系并不多,尤其是徐源,要不是同班同学,几乎是没有交集的,找她问应该还要费些周折。

她放下手机,又打开电脑邮箱,找到了自己收到的那封邮件。于凡仔细看着这封邮件,发件人竟然是徐源,除了“徐源死了”这四个字,还有一个附件,附件是一张图片,内容是鉴定为溺亡的死亡通知书。于凡点开发件人,看到自己和他的往来邮件,最新的日期也停留在2016年9月,徐源结婚的时候。尽管已经跟自己打电话知会过,但他还是特意给于凡发来了电子请柬,收件人并非是她一人,大概有二三十人,应该是徐源的朋友和同学,于凡只是其中一个而已。但今天收到的这封邮件的收件人却只有她一个人,她不知道为什么只给自己发,感觉有些诧异。

于凡又往前翻了一下,每年跟他都会有邮件往来,最多的时候,一年会有十几封,最少也有两三封。内容不过是“最近好吗?”“最近怎么样?”“听说你沈城又下雪了。”这样的问候,还有自己的近况。邮件不比电话及时和直接,但却是于凡跟徐源之间作为朋友身份遥远又亲近的最佳方式。

最早的一封是2006年10月,于凡高三上学期,徐源复读的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