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要规范精确,最好能酷帅一点

经过了前面的论文选题环节和写作准备环节,我们终于要实实在在地开始论文写作了。出于介绍和理解上的便利,我是按照一篇论文的“结构化次序”来进行说明的,也就是就一篇完整学术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出现的前后次序来展开介绍。具体来讲,就是按照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这样的次序来展开。下面我分别就每个部分应该如何把握,给出一些建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学术论文的写作顺序往往与我们这里讲的顺序存在很大差异,以我的观察,论文写作多是个性化的,有的人是在布局谋篇之后设定具体题目,有的人是在一个严格设定的论文题目和摘要指导之下展开论文内容的写作,还有的人则是在文章内容写出来之后再去设计研究框架,确定论文标题与摘要……写作次序不一而足,难以通约。与此相对应,学术论文的阅读顺序其实也是这样,这种专业阅读和读小说不一样,既不是从前到后通篇阅读,也不是按照行文的逻辑步步展开。关于如何进行专业阅读这个问题,请大家参考本书中《精准阅读(下):一个被你忽视的文献阅读的正确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在这篇文章之中,我们重点谈一下论文题目该如何设计。我想给出三个建议:“规范”+“精确”+“酷帅”。

首先是规范。我觉得这是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是起码的要求、底线要求。什么叫作规范呢?比如说正标题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20个字,这是学界约定俗成的一个标准,有的期刊会在投稿须知和征稿启事中做出明确的说明,但更多时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如果确有必要,可以加副标题。再比如说要确保论文的研究对象或核心议题在题目中处于主语的位置,而不应该是定语、助词。再一个就是用词的规范,要符合学术惯例和学界共识,有学术味道,是学理化的表述方式。

其次是精确。论文题目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篇论文是写什么、从哪个方面去写的,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准确性。论文题目的拟定是非常见功力的,它要求在有限的字数范围之内,对论文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这需要下非常大的功夫才能做到。我们通过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反复、刻意地练习,应该可以在论文标题的拟定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再者是酷帅。之前谈到的规范和精确这两点建议,一个是基础性的要求,一个是技术上的要求,而酷帅则属于锦上添花——能做到就最好,做不到或觉得不想做,也没关系。所谓的酷帅,就是如何让我们论文的题目更吸引人、更感染人,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看到一个学术期刊收录论文的目录,好的题目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但还要注意的是,题目当然是要进行精心设计,但是不能舍本逐末,为了酷帅而酷帅,忘记或忽视了题目的规范和精确。

以上说法比较抽象和笼统,我们可以通过一道选择题来进行分析,看看下面给出的几个学术论文题目中,哪个更好。

A.未成年人肥胖原因之我见;

B.作为未成年人的小胖因何肥胖:一个医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分析;

C.医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未成年个体肥胖成因管窥—以小胖为个案;

D.小胖三个月胖了60斤,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不一定合适,就是一起找找感觉,让大家体会一下。先看A选项,“未成年人肥胖原因之我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老套的题目表述方式,又像是一篇中学生议论文的题目。作为学术论文,一般能驾驭得了这种题目的往往都是老学究,或者是在某个领域德高望重的学者。然而,经常使用这类题目的另一种人就是初出茅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科研“小白”。以前我给本科生上课,有一些本科生提交课程论文的时候,上来就说什么什么之我见,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我参加工作之后写的第一篇论文也是“知识经济条件下课程改革方向之我见”,说出来都是泪啊。所以,如果我们是新手,还很年轻,哪怕已经是学界新锐了,我也不建议大家选这样一个题目。

再看B选项。B选项要明显好于A选项,一看就是一篇学术论文的题目,但是问题在于超过20个字了。而且就算是把冒号后面的内容变成副标题,我也不会选择它,因为研究对象在题目中并不是主语。这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未成年人的肥胖问题,而不是小胖,而选项B的主语是小胖。

下面看C选项。怎么样,相信大家已经知道C是这里最适合的论文题目了。如果没有C做参照,那B也勉强可以选—当然这也意味着论文的题目有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而一个好的题目本身就是实力的展现。虽然C选项里有一个副标题在,但是无论正标题、副标题还是两者之间的关联都做得很到位,看起来就很有学术味道,很老到,而且多少还有那么一点酷帅的感觉,格调也比较高。希望大家多多体会,认真思考,让论文的题目真正成为点睛之笔。一个好的题目往往会让论文在投稿的时候,面对诸多竞争对手能够脱颖而出,赢得编辑的好感、好奇心甚至是尊重。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

D选项就没有必要多说了,这是个典型的新媒体标题了,和学术论文基本不搭调了。

关于论文题目的问题就介绍这么多,简而言之: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规范、精确、酷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