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青梅煮酒论英雄
- 晋: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装傻呢
- 黑啤男爵
- 2040字
- 2025-04-29 22:18:50
“杨骏才被诛,本王就马不停蹄地刚回京来。这前脚才刚迈进京城,后脚就被叫去面见天子……”
司马亮有些忐忑,他唯恐其中有什么异变。
“难道,这又是贾南风的主意?”
司马亮啥都不怕,他就怕这贾南风。
此女一向擅长出阴招。
杨骏之死,不也是贾南风的杰作吗?
“本王的直觉,一向很准。也许,真是贾南风在幕后指挥……”
“只是,这贾南风到底要与本王谈些什么呢?”
“难道,是要拉拢本王?”
汝南王一个人在摇晃的马车内思酌。
“听闻那东安郡王,于朝堂之上,一口气封赏了三百余人,隐隐有杨骏专权之势……”
“莫非,贾南风是想同本王一道,来对付这东安郡王……?”
正在他冥思苦想之际。
车驾已经到了华林园外。
汝南王司马亮叹了一口气,便收起心思,快步走向了九华台。
汝南王远远望见,九华台正中,已经摆好一副桌案。
有一衣着华丽之人,端坐于正中。
桌上,有煮酒的热气正在缓缓腾起。
汝南王司马亮知道。
皇帝陛下已经在等他了。
“老臣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汝南王将双手一拱,深深鞠躬,说道。
司马衷远远地,便看到一老者快步走来。
待到走近了,司马衷便抬眼一瞧。
只见——
这汝南王司马亮。
体态臃肿,面如满月。锦袍玉带,金銙嵌玉,缀满珍宝。
其在京城的地位和权势,可想而知。
作为晋武帝的叔父、太祖文皇帝司马昭的弟弟。
汝南王司马亮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老宗室”的气质。
司马衷若不是皇帝,只是一个普通的君侯。
只恐怕,这汝南王一点也不会把这样的宗室小辈,放在眼里。
司马衷笑意盈盈。
“汝南王来了啊,坐下罢。”
“老臣多谢陛下。”
司马亮嘴上应着,但心里却是觉得有些奇怪。
“往日,陛下都是称呼本王为叔祖,这样也显得亲近许多。”
“怎么今日,改称本王为汝南王?”
司马亮浑浊的老眼里,浮现出一丝疑窦。
随后,两人在九华台正中坐定。
司马衷招呼内官,端上菜肴,热上美酒,并奏起舞乐。
桌案上,置着一盘青梅,黍米酿成的浊酒,正咕噜咕噜滚着热泡。
司马衷说着,将青梅捻起,丢进热酒中,观其在酒中翻滚。
“汝南王风尘仆仆回京,路上舟车劳顿,不可谓不辛苦。”
“今日,朕当为汝南王接风洗尘。”
司马衷举起酒杯,说道。
汝南王司马亮则回礼曰:
“老臣挂念陛下安危,因此匆忙返京,甚为失仪,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汝南王心中有朕,朕谈何怪罪呢?”
司马衷露出神秘的一笑。
随后他将话题一转,指着九华台外围的梅园,说道:
“今日,朕于园中遨游时,忽见枝头梅子青青,不由得想起曹公(曹操)曾有‘望梅止渴’的民间逸闻。”
“又值煮酒正熟,故邀汝南王小亭一会。”
于是,二人对坐饮酒畅谈。
不过,所聊尽是一些家长里短,无甚要紧之事。
聊着聊着,汝南王司马亮不禁在心中犯起了嘀咕:
“嘶……难道天子今天唤本王来,就只是为了闲聊?”
“也许,真是我多心了?”
此刻已经接近酉时,天气闷热,乌云滚滚,连拂面的微风都沾着些许水汽,隐隐似乎有雨色。
司马衷便遥指天色,说道:
“汝南王可知龙之变化否?”
汝南王司马亮眼珠子转了转。
“这是太学博士最近教授的课程么……?”
汝南王便顺势说道:
“老臣未知其详,愿闻陛下教诲。”
司马衷站起身来,端着酒杯,吟道: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龙的这般乘时变化,恰似这世间的英雄,一朝得志而纵横四海。”
“汝南王年长数倍于朕,想必定知晓当世之英雄罢?”
司马衷仰头喝尽了杯中的青梅酒,语气轻盈。
汝南王听了这番话,略微有些惊奇。
心中道:“这小儿几日不见,谈吐举止竟是有条理多了。”
但是他又不知道,司马衷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便推脱道:“老臣肉眼凡胎,怎有本事识别天下英雄呢?”
司马衷却是冷冷一句,顶了回去:
“叔祖莫太过谦逊。”
见状,汝南王司马亮只好开动脑筋,想了起来。
他年事已高,思考起来也颇为费劲。不一会儿,额间就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
好一会儿,才说道:
“前太尉荀顗(yǐ),出身名门,四世三公,学识广博,思维周密。可算英雄乎?”
“……”
司马衷不禁在心底翻了个白眼。
提起这荀顗,他就没什么好感。
要知道,晋武帝原来是想让司马衷娶卫瓘之女的。
就是这荀顗和荀勖,在武帝面前狂吹贾南风,说她“姿德淑茂”,最后,才让贾氏成了皇后。
世人听闻他们的这番吹捧,都在背地里耻笑。
搞得司马衷现在头大无比。
晋武帝当时的理由还是颇为充分的。
他是这样说的:
“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
“卫氏一族,家风仁厚、子孙兴旺,族人样貌俊秀、身形修长、肤色白皙。”
“贾氏一族,则是门风善妒、人丁单薄,族人相貌丑陋、身材矮小、皮肤黝黑。”
这两相对比。
明眼人都知道怎么选吧?
不得不说,晋武帝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只不过,西晋的皇权实在是不怎么强。
晋武帝很能容人,因此也很善于妥协。
这一年,荀顗死了十来年了。
于是,司马衷毫不客气,说道:
“荀顗不过是藉着父亲荀彧的盛名罢了。论起谋略、品行,都不足其父万分之一,非英雄也。”
汝南王司马亮想了想,又说道:
“那前太尉邓艾,修筑水利,编著要术,平定成都,可算英雄乎?”
司马衷还是摆摆手:
“邓艾居功自傲,能成大事,却不能保全自己和儿子,称不上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