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小乔探花再次出击

首都剧场那庄重又带着历史感的建筑矗立在眼前,乔霖深吸一口气,感觉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子艺术的味道。

拿到小雅送来的剧本,他也没从正门进,而是绕到了演员和工作人员进出的侧门。

“您好,我找何冰老师,有点急事。”乔霖脸上挂着他那招牌式的笑容,对着门口保安大哥开始了他的表演。

保安大哥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看他不像粉丝或者狗仔,又听他语气诚恳,犹豫了一下,还是通过对讲机问了一下后台。

运气不错,何冰老师今天正好在剧院排练新戏,这会儿刚中场休息。

得到许可后,乔霖道了声谢,快步走进了这个中国话剧的最高殿堂。

后台的走廊光线略显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旧木头和淡淡油彩混合的味道,墙上贴着各种演出海报和排练通知。

乔霖一眼就在走廊尽头靠窗的位置,看到了那个他要找的人。

何冰穿着身简单的黑色练功服,正靠着窗台抽烟,眉头微蹙,似乎在琢磨着什么,整个人透着一股子生人勿近的专注气场。

就是他!

乔霖定了定神,调整了一下呼吸,拿着剧本,快步走了过去。

“何老师,您好。”乔霖站定在何冰面前,微微躬身,态度放得很低,但眼神却很亮,充满了对前辈的尊敬和对自己作品的自信。

何冰闻声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人。

他不认识乔霖,但看对方这气质和手里的东西,大概猜到是干嘛的了。

他掐灭烟头,眉头依旧微蹙,声音带着点舞台剧演员特有的穿透力,但语气挺平静:“你好,你是?”

“何老师,我叫乔霖,是个刚拍了部电影的新人导演。”乔霖没绕弯子,直接双手将剧本递了过去,目光诚恳地看着何冰,语气斩钉截铁,

“这是我新写的一个剧本,叫《钢的琴》。里面有个角色叫陈桂林,我看了很久,想了很久,我觉得这个角色,只有您能演!非您莫属!”

单刀直入!态度明确!还捧了一句!

乔霖这套组合拳打出来,他自信就算何冰这种见惯了大场面的老戏骨,也得稍微愣一下。

果然,何冰看着眼前这个眼神灼灼且语气笃定的年轻人,又看了看手里那份还带着墨香的剧本,脸上露出了几分感兴趣的神色。

他没急着翻看剧本,反而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眼睛,上下打量了乔霖几秒,然后缓缓开口,问出了一个让乔霖瞬间心跳加速的问题:

“哦?《钢的琴》?陈桂林?”他重复了一遍,然后饶有兴致地问道,语气带着点探究,

“小伙子,这剧本我还没看,但我挺好奇——”

“你为什么就觉得,这个角色,非我不可呢?或者说,你是怎么想到我的?”

乔霖的脸微不可见的红了一些,而且肌肉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

总不能说是因为昨晚在床上,听媳妇喊了句“好冰”,然后感觉特别“紧”才想到的吧?!

那他妈不是找死吗?!

一瞬间,乔霖脑子里闪过无数个理由:

什么看过您的话剧被演技折服啦,什么您的气质特别符合啦,什么您的眼神有故事啦......

但这些理由都太虚,太套路,他感觉糊弄不过去眼前这位人精。

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乔霖脸上努力维持着镇定,但那微微闪烁的眼神和略显僵硬的笑容,还是让他此刻显得有那么一点点讪讪的。

面对何冰那双仿佛能看穿人心的眼睛,乔霖心里瞬间警铃大作,差点就把虎狼之词给秃噜出去!

“我可去你的吧!真说了哥们儿今天就得横着从人艺抬出去!”

他赶紧强行压下心里那点因为灵感来源过于香艳而产生的慌乱和心虚,大脑飞速运转,脸上还得维持着那副“我很专业我很真诚”的表情。

“咳,”乔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经一点,“何老师,是这样的。”

他目光迎上何冰的审视,语气变得无比认真,开始了他的专业忽悠:“我之前看过您在《甲方乙方》里的表演,还有您在话剧舞台上的一些片段。我感觉您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钢的琴》里陈桂林这个角色,就需要这种感觉!他是个被生活揍趴下的小人物,但他心里对女儿的爱,还有可笑又可敬的尊严,这种外冷内热、又轴又硬的复杂性,我觉得您能演出来!”

这番话半真半假,彩虹屁吹得恰到好处,既捧了对方的演技,又精准地扣上了角色的特质。

何冰听完,脸上依旧没什么太大的表情变化,只是那微蹙的眉头似乎松开了些许。

他没再追问,只是低头,翻开了手里那份装订得颇为考究的剧本。

“呼——暂时糊弄过去了。”乔霖心里偷偷松了口气,赶紧闭嘴,把舞台完全交给剧本。

他知道,能不能成,关键还得看东西本身硬不硬。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放慢了。

走廊里偶尔有工作人员路过,脚步声都刻意放轻了些。

何冰看得异常专注,手指捻着烟,却忘了点燃,只是随着剧情的推进,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偶尔会停下来,对着某一页的某句台词或者某个场景描写,陷入短暂的沉思。

乔霖站在一旁,心里跟打鼓似的,紧张又期待。

他对自己这个本子有绝对的自信,那是上辈子被市场和奖项双重验证过的硬货!但面对何冰这种级别的戏骨,他还是有点没底。

终于,何冰翻到了剧本的最后一页。

他缓缓合上剧本,抬头看向乔霖,眼神已经和刚才截然不同,少了审视和距离感,多了几分凝重、欣赏,以及一种棋逢对手般的兴奋。

“这本子,”何冰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感慨,“有点意思。”

不是文彰那种带着点傲娇的“有点意思”,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作品本身的认可。

“确实是个好故事,陈桂林这个人物,也确实写得很扎实,很复杂。”何冰看着乔霖,眼神锐利,“小伙子,你这剧本哪里找的?”

“何老师,不瞒您说,这本子是我自己‘写’的。”乔霖挺直腰杆,这次的自信不再是装的。

“你自己写的?!”何冰再次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次是真的惊讶了,“你一个学表演的,还能写出这种东西?”

“略懂一点皮毛,瞎琢磨的。”乔霖谦虚道。

何冰却摇了摇头,他拿起剧本,指着其中几处:

“这里的黑色幽默,还有这里,用写实手法去拍荒诞的浪漫举动,这种处理很大胆,也很高级。说说你的想法?”

来了!专业探讨环节!

乔霖精神一振,知道自己初步打动对方了,立刻开始滔滔不绝:

“何老师,我觉得那个年代的下岗工人,他们身上有种特殊的幽默感,那是苦中作乐,是对操蛋现实的一种消解。

陈桂林造钢琴,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诞、很浪漫、甚至有点傻的事儿,

但正是这种‘傻’,才体现了他的‘轴’,他对女儿的爱,还有他对生活最后那点不甘心......”

他从人物心理动机聊到时代背景,从现实主义的基调聊到超现实的浪漫表达,从镜头语言的运用聊到对表演细节的要求......

越聊,乔霖越是兴奋,仿佛找到了知音。

而何冰也听得越来越投入,时不时点头,或者就某个细节提出自己的看法,两人的交流完全进入了纯粹的艺术创作层面。

这一刻,什么新人导演、话剧大腕的身份差异,似乎都被抛在了脑后。

艺术的共鸣,超越了一切。

“行。”聊了将近半个多小时,何冰终于再次开口,打断了乔霖,他看着乔霖的眼神里已经充满了欣赏和认可,

“小乔导演,你对这个本子,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很深,也很对我的胃口。”

他拿起剧本,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了认真的神色:“陈桂林这个角色,我确实动心了。这几年,能让我一眼就看上的本子,不多。”

成了?!乔霖心里狂喜!

然而,何冰接下来的话,又给他浇了盆冷水。

“不过,”何冰看着他,语气恢复了冷静,“这个角色分量太重,不是小事。而且我手头还有话剧的排练任务,档期上——”

他没有立刻给出答复,而是问道:“你这个片子,投资多少?什么时候开机?其他的演员定了吗?”

来了,开始问实际问题了。

乔霖知道,戏骨虽然看重剧本和角色,但也不会完全不考虑现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