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玉液无魂
-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莲花妙手
- 3127字
- 2025-04-19 14:15:42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第一卷·仙谪赤水·缘起
第1章·玉液无魂
1
赤水河的水,在《圣墟》的世界里,本该是金色的。那金色的河水承载着三界酒脉的精魄,流淌之处,酒香四溢,滋养着两岸的生灵,也孕育着圣墟世界的琼浆玉液。可如今,它浑浊如血,河面漂浮着一层暗紫色的浮沫,腥臭之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
杜康站在河畔,玄色长袍被腥风吹得猎猎作响,衣摆上的金色酒纹在昏暗的天色下显得黯淡无光。他弯腰伸手掬起一捧河水,冰凉刺骨的触感从指尖传来。水珠从指缝间滴落,竟在半空凝结成冰,尖锐的冰棱砸在河岸的碎石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仿佛是酒脉断裂的哀鸣。
“酒脉枯竭了。”他低声道,声音沉得像千年古井里的回响,带着难以掩饰的悲戚与忧虑。那声音里,仿佛承载着无数岁月的沧桑,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危机的深深恐惧。
身后,李白斜倚在一株枯死的桃树下,树皮干裂,满是岁月的痕迹。青莲剑横在膝上,剑鞘上缠着半截褪色的酒旗,依稀还能看出曾经的鲜艳。他仰头灌了一口壶中酒,眉头却瞬间紧皱,酒液的苦涩与寡淡让他大失所望。他猛地将酒壶掷向河心,“噗通”一声,水面连涟漪都没泛起,酒壶便沉了下去,仿佛被这死寂的河水吞噬。
“这酒,连醉都醉不了人。”他嗤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与愤怒,“圣墟的玉液?笑话。”那笑声里,既有对如今酒质的失望,也有对曾经辉煌不再的不甘。
李清照从袖中取出一枚青铜酒樽,轻轻放在地上。樽身刻着细密的云纹,内壁残留着深褐色的酒渍,那是曾经美酒留下的痕迹。她指尖一点,酒樽微微震颤,可却始终没有酒香溢出,只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腐臭味飘散开来。
“连‘绿蚁新醅酒’的滋味都没了。”她轻声道,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惋惜与哀伤,“这酒,死了。”她望着酒樽,眼神中满是怀念,怀念曾经那醇香四溢的美酒,怀念那段酒韵悠长的岁月。
2
乌蒙山的阴影笼罩着郎酒庄园,仿佛给这座曾经辉煌的庄园披上了一层死亡的面纱。庄园的琉璃瓦上积着厚厚的灰,瓦片残缺不全,在风中摇摇欲坠,像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刘伶赤脚踩在瓦片上,脚掌被粗糙的瓦片磨得发红,腰间挂着的夜郎国巫铃叮当作响,在寂静的庄园里格外清晰。
他低头看着庄园中央那尊巨大的青铜酒鼎,鼎身刻满了神秘的图腾,那是守护酒脉的古老印记。鼎内盛着的,正是圣墟世界供奉千年的玉液酒,可那酒,却是灰白色的,宛如一潭死水,没有丝毫生气。
“酒无魂,便是水。”刘伶咧嘴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癫狂与无奈。忽然,他纵身跃下,落在酒鼎边缘,身形摇晃,仿佛随时都会跌入鼎中。他俯身,伸手搅动酒液,指尖带起的波纹竟凝成细小的冰晶,簌簌落回鼎中,发出细碎的声响。“你们说——”他歪头,醉眼朦胧地看向众人,“要是把这‘圣水’倒进赤水河,会不会把整条河都冻成冰?”他的话语中带着戏谑,可眼底却藏着深深的忧虑。
苏轼站在庄园的回廊下,手中握着一卷泛黄的书册,书页边缘已经破损,墨迹也有些模糊。书页上密密麻麻记着酿酒的古方,那是传承了无数代的珍贵技艺,可如今,那些墨迹早已褪色,仿佛预示着酿酒之术的失传。他抬头,目光穿过破败的雕花窗棂,望向远处赤水河畔的渡口。
那里立着一块石碑,碑文已被风蚀得模糊不清,只隐约能辨出“四渡赤水”几个字。那石碑历经风雨,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此刻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酒脉断了。”苏轼合上书册,声音平静,可那平静之下,却隐藏着难以言喻的沉重,“人间无人酿酒,圣墟的酒,自然成了死水。”他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众人的心上,让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3
陶渊明坐在庄园最高处的亭子里,四周的栏杆早已腐朽,亭子在风中微微摇晃。面前摊开一卷《桃花源记》,纸张已经发黄变脆,字迹也大多模糊不清。可当他指尖轻抚过纸页时,那些字竟如活物般微微蠕动,泛起淡淡的金光,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忽然,他手指一顿,神情变得凝重起来。纸页上,“忽逢桃花林”五个字,渗出了一滴血,鲜红的血迹在泛黄的纸页上格外醒目。
陶渊明瞳孔微缩,猛地抬头。远处,赤水河对岸的崖壁上,一道裂痕正缓缓扩大,如同一张巨大的嘴,要将一切吞噬。猩红的液体从裂缝中渗出,顺着岩壁滴入河中,每一滴都像是赤水的血泪。
河水触到血滴的瞬间,竟“嗤”地腾起一阵黑烟,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那黑烟中,似乎还夹杂着无数冤魂的哀嚎,让人不寒而栗。
“赤水泣血……”陶渊明低喃,指尖的金光骤然暴涨,照亮了他苍白的脸庞,“酒魄散尽,天地反噬。”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仿佛已经看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
4
杜康第一个跃上河岸,脚步坚定而沉重。他站在赤水河边,玄色长袍无风自动,猎猎作响。河水的腥气扑面而来,带着腐朽的味道,仿佛是死亡的气息。他抬手,掌心浮现出一枚古老的酒符,符纹如火焰般跳动,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酒神敕令——”他沉声喝道,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天地,“溯!”
酒符炸开,化作无数金色光点没入河水。河面顿时沸腾,浑浊的水流翻滚着,如同煮沸的开水。渐渐的,水面浮现出无数破碎的画面——
商周巫觋跪拜酒坛,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神情虔诚,在祭坛上举行着神秘的仪式,祈求酒神的庇佑;楚地龙舟竞渡投粽,河面上龙舟飞驰,人们呐喊助威,将粽子投入河中,纪念着古老的传说;盛唐酒肆胡姬旋舞,酒肆里热闹非凡,胡姬们身着艳丽的服饰,翩翩起舞,酒香与欢笑交织在一起;宋人曲水流觞赋诗,文人墨客们围坐在溪流旁,将酒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停在谁面前,谁便赋诗一首,尽显风雅。
每一幅画面里,都有酒,那是酒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光芒。可每一幅画面里,酒都在消散,画面逐渐模糊,仿佛那些美好的记忆正在被抹去。
“看到了吗?”杜康的声音沙哑,带着无尽的悲痛,“人间的酒,正在消失。”
李白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侧,青莲剑出鞘三寸,剑锋映着河面的血色,闪烁着冰冷的光芒。“所以,圣墟的玉液成了死水。”他冷笑,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因为人间,已经无酒可酿。”
李清照拾起一片飘落的桃花,花瓣上沾着赤水河的血雾,显得格外凄美。“酒魄散了,”她轻声道,眼神中透着坚定,“我们得把它们找回来。”
刘伶哈哈大笑,解下腰间的酒葫芦,仰头灌了一口——尽管里面早已无酒。“那就走啊!”他醉眼朦胧地看向众人,“去人间,去历史,去把酒——”
“——重新酿出来!”他的话语如同一把火,点燃了众人心中的希望。
5
陶渊明合上《桃花源记》,书页上的血迹已干涸成褐,仿佛是历史留下的印记。他起身,衣袖一挥,整座郎酒庄园忽然震颤起来,地面开始龟裂,梁柱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琉璃瓦片簌簌掉落,雕梁画栋寸寸崩裂,灰尘弥漫在空中。而在坍塌的废墟中,一架青铜鹿车缓缓升起。车辕上刻满《酒德颂》的符文,符文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轮毂是两枚锈蚀的汉代五铢钱,透着古朴的气息。
“乘醉而去,踏史而归。”陶渊明轻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与决然,“诸位,可敢同行?”
苏轼第一个迈步上前,手中书册无火自燃,火焰在书页上跳跃,灰烬飘散中现出一枚酒曲。那酒曲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希望。“黄州‘真一酒’的方子,”他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自信与从容,“总得有人重新写下。”
李清照将青铜酒樽系在腰间,金簪划过手腕,一滴血落入樽中。鲜血在酒樽中缓缓散开,仿佛在诉说着她的决心。“漱玉词集,”她淡淡道,眼神坚定,“还差最后一阙。”
李白长笑,青莲剑彻底出鞘,剑光如雪,照亮了整个庄园。“那就——”他剑锋指向赤水河对岸的裂缝,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斩开这条轮回!”
杜康最后一个登车。他站在鹿车前端,玄袍猎猎如旗,宛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
“赤水为凭,乌蒙为证。”他抬手,一道血色雷霆劈开河面,照亮了黑暗的天空,“此去——”
“——重聚五千年酒魄!”他的话语如惊雷般响彻云霄,众人心中的热血被点燃,他们知道,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即将开始,而他们,将肩负起拯救酒脉、重聚酒魄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