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与阴丽华的花溪邂逅

刘秀要远行,母亲樊娴都虽然不舍,但是看到儿子志向远大,依然高兴地为他打点行装,又嘱咐他顺路到新野一趟,看看姐姐刘元。原来,刘秀的二姐刘元在年前嫁到了新野邓家。刘秀与二姐年龄相差不大,关系非常好,因此满口应承。

就这样,刘秀与全家人洒泪分别,踏上了北上长安之路。远行并非易事,但对于志在千里的刘秀来说,却是充满快乐和幸福的旅程。第一次远行,刘秀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纵马在驿路上狂奔,引起路人注目,他们都在猜测,这个英俊的青年,大概是要进京赶考吧!

这一日,刘秀来到了新野县城。新野是个古城,商、周时属邓国,春秋时属楚国,战国时曾被韩国占领,秦时属南阳郡穰县,西汉初年置县,始名新野,属南阳郡。新野并不大,刘秀很快就找到了二姐家。见到了姐姐刘元和她的丈夫邓晨。

邓家是当地豪强,邓晨,字伟卿,祖上世代为年俸二千石的高官,曾祖父、祖父邓勋都官至刺史,父亲官至都尉。见到姐姐,刘秀将自己要进京求学的事情说了一遍,姐姐和姐夫都很高兴。特别是刘元,看到自己的小弟弟格外的亲切,要求弟弟一定在新野停留几天,说说家里的情况,因为很长时间没和姐姐见面了,刘秀也正想多和姐姐相处几天,于是就答应了。

就这样,刘秀住了下来,姐弟两个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姐夫邓晨忙里忙外,照顾刘秀的起居生活。邓晨年少有为,志向远大,与刘秀聊了几次,感觉很合得来,一晃几天过去了。这天,正好是一年一度的上巳节,上巳节是古代的遗俗,每逢春季举行的一个盛大集会,男男女女到水边游玩。

邓晨也邀请刘秀出去玩。衣着簇新的刘秀,置身于欢乐的人群中,沐浴着明媚的春光,越发显得超凡脱俗。邓晨指点着,刘秀应和着,两人走进河边绿油油的草地。花溪边的草地上,一位妙龄少女拿着团扇,正与两个垂髫小丫头捕捉飞舞的彩蝶。她一绕一转,举止好似弱柳扶风,清亮的河水里,映出一个美丽的倩影。刘秀停下脚步,凝神地看着。

邓晨笑道:“那是阴府小姐阴丽华,阴小姐可是我们新野有名的美人。求聘者不少,阴府不招白衣女婿。”

阴丽华出生于公元五年,南阳郡新野县人。阴丽华从小就生得漂亮,在当地是有名的美人胚子,不仅如此,阴丽华的出身也很显赫,他们阴氏家族是管仲的后代。管仲是谁啊?就是曾经辅佐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业的名相!

阴氏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氏为姓。秦末汉初,阴家举族迁到了新野。阴氏家族是当时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阴家所占有的土地达七百余顷,车马和奴仆的规模可以同当时分封的诸侯王相比。虽然富甲一方,但是因为阴氏在秦、西汉时期已经数百年没有出过高官显宦,因此并没有什么政治势力。

阴丽华生长在豪门,自是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非常有涵养,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大家风范,这样的女神当然是男性同胞们倾慕的对象,不过因为年龄尚小,父母并不着急为她婚配。

“娶妻当得阴丽华。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姐夫,你能让我结识这位阴小姐吗?”刘秀眼里闪烁着异彩,回身抓住邓晨的手,急急地追问。刘秀与邓晨的举动,惊扰了阴丽华,她停止了捕蝶,惊愕地抬头望着刘秀与邓晨。邓晨连忙过来,做了一番介绍,然后借故走开,小丫头也识趣地到一边去玩了。

阴丽华面对刘秀,静静地注视着,默默无语。刘秀首先开口,像对待知心好友一样,坦诚地敞开心扉,说到恢宏大志时,刘秀慷慨激昂。阴丽华美目转盼,深深地被刘秀所打动。

夕阳西下,鸟儿归林,游人相互传唤,成群地踏上回家的路。邓晨在远处,故意高声与小丫头说话。天色已晚,两个人不得不分手,刘秀解下自己的玉佩,赠给阴丽华,阴丽华拔下自己发髻上的金钗,回赠刘秀。

就这样,刘秀与阴丽华私定情好,恋恋不舍地分手而去。虽然不过一面之缘,刘秀自此再也放不下,然而他也非常清楚,自己目前正要进京求学,是不可能娶这个大户千金的。

刘秀是有大志向的,他不可能因为儿女私情放弃了自己的远行,因此,回去后就向姐姐告别,准备进京。这时,邓晨兴冲冲从外面进来说:“弟弟先别着急,我给你找了个伴,你看怎样?”

刘秀抬头一看,来人紫红色面庞,一双卧蚕眉下,闪烁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智慧的光芒,身材英俊,虎气中带些飘逸,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个才华横溢的青年。邓晨介绍说,他叫邓禹,字仲华,是本家兄弟,就住在隔壁,也是个有大志的人。他听说刘秀要进京求学,非常羡慕,就说服父母也要同去。刘秀看到这个年轻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拉起他的手,坐下聊天。两个人一见如故,谈起来没完。

邓禹年龄比刘秀小半旬,却能诵读诗书,谈论独有新义,刘秀非常佩服。刘秀耕读十年,涵养更是超群。邓禹审视刘秀,认为刘秀不是池中物,早晚会有所作为,所以邓禹便倾心和刘秀结交。就这样,刘秀与邓禹结伴,执辔北上,两人游览名胜,逢高必登,把酒临风。公元14年,刘秀、邓禹终于来到了繁华的京都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