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状体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 罗莉霞 刘臻臻主编
- 505字
- 2025-05-08 15:49:57
第四节 裂隙灯显微镜晶状体图像采集质量标准
裂隙灯显微镜晶状体图像要求进行规范化采集,以保证不同临床场景、不同操作者等所采集的图像数据具有一定可比性,符合眼科临床和科研的使用标准。为使照片的质量达到统一的标准,采集时须注意以下要点。
1.图像采集前,将室内光线调至略暗;调整好患者头高位置。
2.图像采集时应使患者注视正前方进行图像捕捉。
3.图像应包含晶状体结构及病灶信息。图像采集时,上、下睑裂之间应尽可能包含上下角膜缘以及超过90%晶状体区域;采用裂隙光侧照法的图像焦点应在晶状体前表面,后照法成像的焦点应在晶状体后囊。
4.成像范围内无影响判读的暗影和/或高亮反光区域;曝光适度,无过曝光、欠曝光;无影响判读的镜头污渍、眼睑和/或睫毛等遮挡影,无运动伪影。
采集的裂隙灯照片应具有完整的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编号/诊疗卡号、检查日期等,以便查找和整理。为保证照片符合采集标准,摄影者需要熟练掌握眼科的基本理论,以及裂隙灯显微镜规范化拍摄操作。一张符合标准的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照片不仅是对被检查者当下眼部情况的记录,还应有助于病情发生和发展的跟踪随访,为调整、优化临床诊疗方案,也为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