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外,魏军如汹涌的黑色浪潮般不断逼近。十万大军铺天盖地,旌旗蔽日,在风中发出猎猎声响,仿佛要将天空都撕裂。那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似雷霆滚滚,震颤着大地,也冲击着秦军将士的心。魏军士兵身披寒光凛凛的铁甲,手持锋利长矛,眼神中满是凶狠与贪婪。他们整齐划一的步伐,让大地都为之颤抖,每一步都带着强大的压迫力,仿佛要将函谷关踏为齑粉。
庞衍高坐马上,傲视着函谷关,嘴角挂着自信的冷笑。他坚信,凭借魏军的强大实力,定能攻克这座关卡。函谷关地形险峻,两边是陡峭如削的山壁,中间仅有一条狭窄谷道,易守难攻。但庞衍早已谋划许久,他不断派出探子侦查,寻找秦军的破绽,企图一举突破这道天险。而秦军虽据险而守,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军事压力,魏军的强大攻势如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们时刻紧绷着神经,不敢有丝毫懈怠。
粮草不足的问题,如阴霾般笼罩在秦军上空。士兵们因饥饿而面容憔悴,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原本应该充满活力的军营,此刻却弥漫着疲惫与消沉。每日只能勉强果腹的他们,身体越来越虚弱,行动也变得迟缓。
在训练场上,曾经矫健的身影不再,士兵们挥舞兵器的动作变得有气无力。长时间的饥饿,让他们在面对魏军的叫骂时,也难以爆发出应有的愤怒与斗志。夜晚,饥饿感如恶鬼般折磨着他们,许多士兵只能无奈地蜷缩在角落,默默地忍受着。
士气一落千丈,士兵们之间的交流也少了,大家都心事重重,对战争的胜利充满了担忧。老兵们努力鼓励着新兵,但粮草的匮乏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来。这种情况下,秦军将士们只能咬牙坚持,期盼着粮草补给能尽快到来,让他们重新找回战斗力。
老将军王阖站在函谷关的城墙上,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关外黑压压的魏军。表面上,他依旧保持着镇定,可内心却如翻江倒海般难以平静。战局的严峻程度远超他的预期,魏军的强大攻势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粮草不足的问题,更是如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
他知道,士兵们因饥饿而日渐虚弱,战斗力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函谷关的防守将变得岌岌可危。一旦函谷关失守,魏军便会如潮水般涌入关中,秦国的江山社稷将面临灭顶之灾。他想起了秦王临危受命的嘱托,想起了秦国百姓的安危,心中充满了愧疚与自责。但他明白,此刻自己不能倒下,必须振作起来,为秦国的未来拼死一搏。
尽管内心忧虑重重,老将军王阖却强撑着精神,开始鼓舞士气。他走到士兵们中间,挺直了腰板,那威严的气势让士兵们不自觉地肃然起敬。他用洪亮的声音说道:“将士们,我们身为秦国的勇士,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函谷关乃是我秦国的咽喉要道,绝不能落入敌手。”
他讲述起秦国曾经的辉煌战绩,讲述那些英勇的先辈们是如何在困境中绝地反击,取得胜利的。他还亲自示范,挥舞着手中的兵器,那矫健的身姿完全不像是年迈之人。士兵们看着老将军那坚定的眼神和有力的动作,心中渐渐燃起了斗志。
王阖还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他亲自来到厨房,查看士兵们的伙食。当看到士兵们因饥饿而无奈的眼神时,他心疼不已。他把自己的一份粮食分给了身边的士兵,士兵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在王阖的带动下,士兵们之间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士气也在慢慢恢复。
庞衍站在函谷关外,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审视着秦军的防线。在他看来,秦军虽凭借函谷关天险顽强抵御,但破绽已然显露。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通过细心的观察与侦查,发现秦军士兵行动迟缓,面有菜色,且关内炊烟稀少,这一切都表明秦军粮草供应极度匮乏。庞衍凭借多年的作战经验,判断秦军因国库空虚,粮草筹措困难,长时间的战争消耗让这一问题愈发严重。他认为,粮草不足是秦军最大的弱点,士兵饥饿难耐,士气低落,战斗力必将大打折扣。只要抓住这个破绽,魏军就有机会突破函谷关,进而攻入秦国腹地。庞衍心中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决定针对秦军的这一弱点,精心谋划一场进攻,给秦军致命一击。
基于对秦军粮草问题的精准判断,庞衍开始精心制定进攻计划。他决定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命令魏军将函谷关团团围住,切断秦军与外界的联系,让秦军无法得到粮草补给。他认为,长时间的围困会进一步消耗秦军的体力和士气,使秦军内部陷入混乱。庞衍还派出小股部队,不断在函谷关外进行骚扰,让秦军日夜不得安宁,疲惫不堪。他计划在秦军士气最低落、战斗力最弱的时候,发起总攻,一举突破函谷关。为了确保计划的成功,庞衍还准备了一支精锐部队,作为预备队,在关键时刻投入战斗,给秦军致命一击。他相信,只要按照这个计划行事,魏军定能攻克函谷关,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庞衍信心满满地指挥着魏军进行部署,期待着即将到来的胜利。
函谷关战事胶着,国库空虚,粮草问题迫在眉睫。秦王心急如焚,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思索着对策。
秦王宣司马云入宫,面色严肃地看着司马云,沉声说道:“司马爱卿,如今战事紧急,粮草匮乏,务必确保前线粮草供应。”说着,秦王从腰间解下尚方宝剑,双手递与司马云,“此剑赐予你,特殊时刻,可便宜行事。”司马云双手接过尚方宝剑,躬身行礼,铿锵有力地应道:“臣定不负陛下重托,拼死也要筹措到足够的粮草。”秦王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