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读书人心真踏马脏
- 抗清:让大明再次伟大!
- 听风煮雨夜
- 2041字
- 2025-05-09 08:59:38
袁时中听了朱肃淮的吹捧,不由得老脸一红。
但明显心情很不错。
是个人就喜欢听好话,他袁时中自然也不例外。
故而,他决定给眼前这个说话很好听的年轻人一个说话的机会。
“既然你主动献策,本帅当然不能不听,否则岂不是刚愎自用,令人嗤笑?”
“你便说一说吧,究竟准备献的什么策,竟能不废一兵一卒让闯贼退兵?”
“若言之有物,本帅重重赏你。”
“可若你巧舌如簧蒙骗于本帅,本帅定不轻饶!”
朱肃淮深吸一口气,再次向着袁时中深深一揖,先是送上一句拍马。
“掌盘子广开言路,从善如流,果英明之主,学生佩服。”
然后才神情郑重道。
“启禀掌盘子,就学生所知,目前闯军内部其实也并非铁板一块。”
“曹操罗汝才,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等都各有从属,之所以会与闯贼合营,也不过是为了一起应对官军的威胁。”
“可随着朱仙镇之战义军获胜,开封易手,汪乔年,傅宗龙,丁启睿,杨文岳,左良玉等先后或兵败或身死,官军在中原的主力被闯军歼灭殆尽,来自朝廷的威胁已然消失。”
“在失去外部压力后,此时的闯军各部,必然是嫌隙滋生,貌合神离。”
听罢朱肃淮的这番话,袁时中原本的漫不经心瞬间尽去,神情逐渐变得认真。
朱肃淮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然后继续将话题带入正题。
“在学生看来,掌盘子想要闯军退兵,并非难事。”
“关键就在一个人!”
“谁?”
袁时中有些好奇。
“罗汝才!”
朱肃淮给了袁时中一个答案,袁时中闻言,当即若有所思。
朱肃淮继续道。
“目前的闯营之中,势力最大的自然是李自成。”
“次之,就是罗汝才。”
“而罗汝才在当今的这些起义军中,属于资历最老的那一批。”
“当年闯王李自成还跟在不沾泥麾下之时,罗汝才就已经自领一军。”
“紫金梁王自用在山西组建三十六营时有他一份,荥阳大会的荥阳十三家同样有他一份。”
“甚至崇祯十二年,李自成兵败潼关后投奔张献忠,差点被张献忠所杀之时,也是罗汝才出面救李自成一命。”
“以罗汝才的资历,实力,以及喜奢靡,爱排场的性格,必然不可能甘居李自成这个小辈之下。”
“而李自成此人也是睚眦必报,小肚鸡肠,并无什么气量,对于实力不差他多少,资历远超他,甚至还救过他一命的罗汝才,必然是心生忌惮。”
“这也就使得,李罗二人之间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是暂时没有爆发。”
“掌盘子若想退闯军,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化闯军内部矛盾,让李罗火并,让李自成无暇他顾。”
听着朱肃淮的讲述,袁时中表情越发认真郑重。
随着朱肃淮将罗汝才的资历,性格,以及李自成性格,外加两人的矛盾都给阐述一遍,袁时中心中越发笃定。
朱肃淮绝对不是一般灾民,而是一个读书人,有没有功名不好说,但一定学富五车,见识广博。
毕竟,一般的灾民,可没有渠道去了解这些东西。
放在后世的互联网时代,都有好多人连自己县里的县长叫什么都不知道,就更别说在这个信息传递更为缓慢低效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朱肃淮能了解这么多消息,还将事情讲的头头是道,这绝对是个人才。
不可多得的人才!
深吸一口气,袁时中对着朱肃淮郑重一揖。
“本帅该怎么做,还请先生教我!”
悄然间,他对朱肃淮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多了些尊敬。
朱肃淮赶忙伸手将袁时中扶起,然后接着道。
“首先,掌盘子可以派人去向闯军之中散播谣言,就说李自成东进是为了吞并我小袁营。”
“待其吞并小袁营之后,就将对罗汝才,贺一龙,贺锦等人动手。”
“进而,掌盘子可以继续散播谣言,就说罗汝才和贺一龙等人因为李自成的猜忌,准备脱离闯营,归顺朝廷。”
“以李自成的疑心病,如果听到这些消息,必然会心生忌惮,做出些相应的防范。”
“但这些防范在罗汝才等人眼中,就是李自成准备要对他们动手的铁证。”
“随后,我军这边还可伪造一批罗汝才等人和朝廷大员,如左良玉,孙传庭等人来往沟通的密信,主动让闯军截获……”
“如此一来,李自成和罗汝才等人之间的嫌隙必然加重。”
“到时候,李自成便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稳定内部上,必然没有余力再派兵力东进,威胁我小袁营。”
“即便其咬牙派出兵力,肯定也不会是主力,以我军的实力,应对起来不难!”
听罢朱肃淮的话,袁时中看向他的目光已经满是惊叹。
读书人心真踏马脏!
不过,他喜欢!
因为朱肃淮的献策确实具有一定可行性。
如果事情真按朱肃淮所说推进下去,他这边是真的有可能不废一兵一卒就能退了来犯的闯军。
袁时中对着朱肃淮抱拳深深一揖。
“多谢先生赐教。”
语罢,袁时中十分诚恳的向朱肃淮发出邀请。
“不知先生可愿为袁某之张子房,来袁某军中任职?”
“若先生愿意,小袁营军师之职,袁某虚位以待!”
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汉高祖刘邦之谋士。
袁时中将朱肃淮比做张良,可见他对朱肃淮之看重。
怎么说呢,别看现在小袁营声势不小,但其实是个草台班子。
袁时中身边别说谋士了,连能读书识字的都没几个。
这也就使得,在做很多决断时,袁时中只能自己拿主意。
而袁时中自觉在这点上是差了些的。
否则他也不会干出从主动从豫东南跑来开封同李自成合营,结果合一半中途跑路,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来。
故而,现在袁时中对于一个合格的谋士,是真的翘首以盼,甚至望眼欲穿。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虽然年纪比较轻,但他还是不愿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