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前言
《芦花湄集》卷之一 序
送张明寰南雍还亳序
赠浦泗州序
赠祠部李虎文参藩关内序
送王郡博擢星子令序
宗烈荣哀录后序代
四书会注编序
金陵古今图考序
重修榆次县志序
山东武举齿录序代
古文选粹序代
校士录序代
玉尺集序
《芦花湄集》卷之二 序
寿大司马郝公序代
寿观察茅鹿门公九十序
寿诰封太孺人裴母叶太夫人序
送济南府太守入觐序代
贺厚吾孙刺史荣膺诰命序
贺凤阳别驾郭瞻澳公报政序代
赠郡博李仁寰升荣县教谕序
贺颍郡伯厚吾孙公入觐序
卢山人诗序
方斋张公序
吕方平荆璧草序
节孝录序
刻痘疹心法序
《芦花湄集》卷之三 序
寿邢封公九十序代
寿徐封公八十序
寿崔征君序
罗穆庵入觐序
贺济南孙太守擢宪副序
送秋台郎吴元德之琼州太守序
贺太宰吉亭赵公考绩序代
贺孙区吾擢宪副序代
射礼序代
李礼门家传礼记稿序
举业正宗序
日涉编序
承蜩编序
《芦花湄集》卷之四 序
寿封公五云阎公七十序
寿诰封周太夫人序代
寿顾耆老八十序
赠焦生序
陈德远荷华山房稿序
易经中说序
四书中说序
《芦花湄集》卷之五 传
张处士传
李亨庵传
义娥传
张烈妇传
王云芝先生传
《芦花湄集》卷之六 传
卢中庵先生传
双烈传
《芦花湄集》卷之七 记
游碧云记
重修南京吏部正堂住宅记
蓑笠记
石丈记
绿玉园记
《芦花湄集》卷之八 赋
瑞龙赋
《芦花湄集》卷之九 碑
谢公德政碑
辽东金州先师庙碑代
寿春刺史黄公去思碑
南召县双节碑代
新建八蜡庙碑
重修五龙坛碑
重修五龙坛碑(又)
《芦花湄集》卷之十 碑
颍州西湖创建石闸碑
西湖松乔祠碑
重修颍州儒学碑
颍州西湖关圣帝君碑
《芦花湄集》卷之十一 墓志铭
明诰赠定远将军宁公暨诰封太淑人姚氏墓志铭
王府君暨配孺人杜氏墓志铭
赠文林郎后泉刘公配封太孺人杨氏合葬墓志铭
明承德郎四川重庆府别驾东卢公墓志铭[注8]
闵村崔先生及配丘太孺人墓志铭
嵩淮王公暨配恭人段氏合葬墓志铭
《芦花湄集》卷之十二 墓志铭
明张府君合葬孺人孙氏墓志铭
明处士平川王公暨配夫人周氏合葬墓志铭
封君云溪汪公墓志铭
张处士墓志铭
明处士东台王公暨配孺人李氏墓志铭
陈州刺史汤斗南暨配刘宜人墓志铭
《芦花湄集》卷之十三 墓表
李子崇墓表
烈妇孙氏墓表
《芦花湄集》卷之十四 祭文
夔州同知储欧野
大司马郝公
沈太孺人
周金吾
李封公
南兵部司务华述补
柱史徐仁宇
茅鹿门先生
徐封公
史夫人
高封公
大理寺少卿安晴宇
中节许公
瞻澳郭公
总河曹公
王南竹
储宜人黎氏
平越知府徐箴韦
王太夫人
《芦花湄集》卷之十五 祭文
周禹门先生
姬户部
李见田先生
颍州守严公
武将军
路祭毛太孺人
陈羡山
田嗣春
徐孺人薛氏
徐玉宇
宅厉
松乔祠
五龙坛神
历下东岳庙
碧霞元君
历下五龙坛
铸剑
剑成
汤斗南刺史丁巳七月
乔室谷孺人戊午五月
《芦花湄集》卷之十六 书
济上邢子愿
云间何绳武
元翰弟
怀远侄
王司理嵩淮
同年余腾江
徐侍御仁宇
商水隋明韦
东海陈颍叔
睢阳白将军
同年崔见禹
同社李绍欧
《芦花湄集》卷之十七 赞
刘成斋先生赞
张小翁先生赞
张体敬画像赞
小像自赞
刘茨洲翁画像赞
《芦花湄集》卷之十八 引
王仲甫卷引
赠童少柏小引
畏言引
史微小引
行军便方引
解蛊毒方说引
兰樗语引
《芦花湄集》卷之十九 跋
跋济贫简便良方后
跋三署奇遍后
跋重刊诗传后
跋吕新吾无如后
跋岳武穆遗秦桧书
《芦花湄集》卷之二十 移文
立春移德府长史文
铸钱文
拟卢中庵先生入乡贤文
《芦花湄集》卷之二十一 五言古诗
潞河舟中感怀戊申九月
郑州古城
大雪将抵新河走呈徐使君元礼
初冬芦花湄
宿东葛驿
蒙城别张小愚
怡云亭
华不注
挽历下刘五云母
别武阳纡
送徐职方九瀛刺史岳州兼祝封公
送梁醇宇旋赵
挽诰封刘太孺人
送蔡光禄
送陈蠡源赴阙报绩便道归省南昌
寄董吏部见心
送张文选归闽
金陵赠社中诸君子
寄弟
穿针楼
赠瞻澳郭公琴鹤
大雪送王南竹琴弦尊酒走笔
谒杨椒山祠
行麟游山中
秦淮
有怀寄崔见禹
历下怀崔见禹
赠袁九
哭穆桂阳吏部
石丈咏
挽张还初
挽田乐春
哀刘绍川
元翰弟初诞赋寄
哀时甥
《芦花湄集》卷之二十二 五言律诗
秣陵九日
挽国子郝生
碧云藏春洞
历下晓出西郊
灵岩探虎泉
同马诚所夜寻灵岩
大雪晚渡
新丰
宿固关
题善果寺静庵上人精舍
湄上芙蓉
晚行淮河北岸
登涿鹿智度寺塔携琴
书泾阳驿
涿州呈郭使君
夏夜王孟肃、刘百世、刘五云泛舟大明湖,赋得荷花娇欲语
同冀亦轩登雨花台用韵
送马玉阶刺史思州
送陈验封代
为汪肇台悼妾,携酒慰之,兼赴河豚之约
有怀寄徐秋部元礼、刘职方文孚
有怀陈羡山
与徐京兆、于尚宝、徐参军游栖霞
腊后署中考官大雪
和陈德远见别之作
徐比部郊园
寄尚宝蔡肖谦
赠李亨庵宪副
戊申人日,斋头邀刘五云先辈,以诗见谢,和韵
重过历下匡山
过迟贤亭宋处士故居
济上观兵南山下
春日邀徐惟仁、韩献之二年丈游佛山
禹城道中
一月四经平原道中,逢秋有感
挽宪副李亨庵
秋夜与天长陈志玄舟行,见新月赋此
重阳后三日厌次道中见月
游五峰顶
忽悲李子崇
灵岩同柴羽元、韩念照登天门
北印山
挽袁太孺人
寄历下刘五云
送祝襟阳郡公
哭田衷铭孝廉
挽陈葵庵臬宪
哀王巽东
《芦花湄集》卷之二十三 五言排律
赠云间徐知白
赵冢宰父母双寿
寿蒋母节寿二十四韵
别徐京兆
《芦花湄集》卷之二十四 五言绝句
挽国子侄问达
题陈羡山绿玉园新篁上
黔阳
白须长
忆芦花湄
闻角
杂兴
潇湘曲
《芦花湄集》卷之二十五 七言古诗
送王太宗伯
摩诃庵访无弦上人听琴
李嵩毓赠我洞锦作琴囊,诗以谢之
孝感泉歌赠吴生正思
登华不注绝顶
击筑歌
铜雀台
少岷山堂歌有序
黄金台歌送刘百世
寄何许卿
送曹方夔年丈
赠王凤陵
启母石
送王与之茌平
答王南竹
哭蔡怀峰尚宝
王南竹八十
大雪走笔呈许吏部索鳇鱼
赠刘云谷山人
大雪将抵新河走呈徐使君元礼
送梁醇宇旋赵
北风行
中山歌
同霍泾州登回中山饮瑶池上
哀冯甥
寿李大将军肖园
《芦花湄集》卷之二十六 七言律诗
送欧阳千仞之平乐
泰山道中大雪
寿萧柱史封公
大司马张忠愍
送钟赞宇兵备临清
白下寄刘五云
摄山道中
白下有期郊游不赴
正月十六日饮神乐观大雪
寄固陵余述之年丈
哀余见桐一律有序
同寅诸丈乘舟游燕矶
客有七岁童子
寄武阳纡
哭张绿野
寿徐玉宇
寿谈母
冬日同年诸友瞻孝陵
哭冯少溪姊丈
祝襟阳郡公
题陈羡山绿玉园
送杨太史荆岩还阙
怀远杨光禄园
怀远许丞邀饮卞和洞
送张体敬之广陵
送郭少府
陈契吾雪中梅开
焦鸿胪生子
初夏邀宁尔强、沈孟威、管彦怀同元翰弟游净业寺,过刘百世园亭,得凉字
有怀历下呈陈明府
寄元翰弟
寄元翰弟兼柬怀远侄
颍郡守黄公
和徐钟岳观察明湖纳凉之作
元翰弟请告归里,闻有熊罴之兆,喜而赋寄
寄元翰弟
寄谢刘玉铉惠方有效
寄陈契吾
送徐元礼比部之平越
舟中九日呈陈志玄
重阳舟中忆弟兼寄陈羡山
谒孔庙
宿山梦到芦花湄有怀元翰弟
游龙洞
刘公严归自灵岩
哭同年少宗伯杨荆岩
闻陈羡山生孙
瞻拜颜鲁公祠
山东秋闱锁院中见槿花
与元翰弟、怀远侄乘月驰至西湖泛舟
吊赵弘江
鸳鸯锁
西郊
丘
悼妓得鸳字
寄谢梁祯宇
奉和祝金阳郡公韵四首
灵岩过刘公严面壁斋
寄王南竹二首
同穆桂阳吏部从桃花峪登泰山二首
哭王嵩淮方伯
王使君明州邀登涂山
哭卢东轮内弟
挽王东台
挽卢东[注18]
燕中别弟二章
游碧云寺晓起
深秋同王鹤松、韩万里二司农登华不注绝顶玩月
秋宵
芦花湄晚霁
燕邸雪暮援琴弹《涂山》
宿华阳宫
齐河饮郭使君席上看梨花
游郁葱山饮李中丞读书处
芦花湄双鹤,其一病死,赋此悼之
挽王昆岗
期杨子旭登郪丘,雨不果
过沛县
宿代州梦李子崇,欢话若平生
谒义井山三义庙
过太行有感
八月四日水台伯初度
游松风园
客寿春西逆旅
过细阳道有感
哭徐玉华
睢阳登望山亭
趵突泉
挽王翼吾并毕孺人烈妇
芦花湄独坐
寄广陵张小愚处士
逆旅大雪,茅屋上漏,积雪衾褥寸许,赋此
十姊妹花步邢子愿韵
答沁水王见寄
答刘五云玉几楼
春日
历下拟解组南归二章
湖上秋风有怀董见心、刘百世
汪幕君邀泛大明湖舟中夜雨
肥子国南陌寄崔见禹
吕贤良园亭
赵冢宰父母双寿
游栖霞寺
送华述浦还延陵
送卢吉恒还晋
哭卢善光二首
哭徐平越元礼
识龚君于北里
寄蔡颍淮
寄陈静台
忆悲陈羡山二首
哭怀远侄
挽方伯王柱明
桑干河
挽柳震所
挽亓对川
哀李象平
和元翰弟西湖舟中玩月观妓
《芦花湄集》卷之二十七 七言排律
送徐观察钟岳解组奉亲归里
赋得署中竹鹤
《芦花湄集》卷之二十八 七言绝句
迟贤亭仙字山东济南府长清县
迟贤亭靳八公遗像
夹沟道中
塞下曲使上谷、云中作
卞和洞
雨过
蓝桥
悼内四首
青楼曲六首
侠少三首
涡河
陈羡山绿玉园
济南大明湖十首
郊亭迎谒看云
小阁
秋部看牡丹,遥见湖上紫花丰若铺绣,赋此四首
和吕玉绳《清平调》八首
送祝金阳郡公四首
哭吴江沈蕴所八首
挽杨子旭六首
过崔三丈故里
燕中别弟二首
怀弟兼呈徐比部元礼二首
洹水
阳丘元宵燕女郎山四首
同藩臬诸公游佛山看梨花
灵岩晓霁二首
挽卢孝廉订顽四首
病愈二首
春昼
过乔子仁墓
晚过钟山
癸未下第
嵩阳宫三柏,汉武封三将军
嵩阳启母石
拟飞花曲十首
和隋明韦韵
梅落
悲女侠
青鸟
感兴
落花
贺黄两川生子兼慰丧子
寿阎封君
途次口号寄弟
桃花渡
《芦花湄集》卷之二十九 题卷
题郑太常先德卷
题杨金部梅竹图卷
题沈谏垣封君卷
题李吏部封君卷
题沈紫微封公卷
题刘五云孝廉孝芝册卷
题冯大理父母双寿卷
题龙朱陵封公卷[注27]
题吕兰谷祖母承恩卷
题简敬所卷
题汪粹白追先人像卷
题冯大理父母双寿卷代
题萧柱史封公卷
题彭比部封公卷
题汪谏议封公卷
题徐大夫素履图
附录一 张鹤鸣诗文辑佚
予请告归田,奉温旨有“卿飘然引去”之语,感而赋此
葛镜桥四首
春日游峄
咏石鼓
同潘茂昆年丈、胡绳武明府登峄山四首
过李姬墓
跋淳化帖后
重修颍州衙舍记
万历颍州志序
伤暑全书序
签易序
平越府知府徐公墓表
明故文学钱菁华暨配孺人孟氏、王氏合葬墓志铭
明文林郎、山西大同府司理宁光鹿公墓志铭
康太保祠碑记
葛镜桥碑记
奏疏
附录二 张鹤鸣传记资料
明史·张鹤鸣传弟鹤腾
顺治颍州志·张鹤鸣传
康熙颍州志·张鹤鸣传
江南通志·张鹤鸣传
乾隆颍州府志·张鹤鸣传
乾隆阜阳县志·张鹤鸣传
道光阜阳县志·张鹤鸣传
历乘·张鹤鸣传
崇祯历城县志·张鹤鸣传
乾隆历城县志·张鹤鸣传
道光济南府志·张鹤鸣传
康熙贵州通志·张鹤鸣传
乾隆贵州通志·张鹤鸣传
罪罹录·张鹤鸣传弟鹤腾
张氏族谱·司马公殉难事略
张氏族谱·司马公传
张氏族谱·明忠节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凤皋张公暨元配赠一品卢夫人、继配一品贺夫人合葬墓志铭
附录三 张鹤鸣其他相关资料
制文
谕兵部尚书张鹤鸣视师榆关敕书天启元年
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张鹤鸣崇祯九年
陈邦瞻《留别张元平吏部》
陈邦瞻《寄张元平方伯二十韵时备兵陇右绩最》
于若瀛《秋日同徐维岳、张元平、徐宾夫游摄山,听元平弹琴二首》
于若瀛《张元平母八十二,以考功郎受封,诗以贺之》
谢肇《贵阳赠张元平大中丞四首》
龙膺《剿猱坪凯歌为大中丞张元平先生赋得四百言兼怀杨修龄侍御代柬》
袁宏道《张元平小像赞》
毕自严《答张凤皋》
龙膺《与张元平中丞》
龙膺《答张元平开府》
赵维寰《议大司马张鹤鸣》
刘体仁《张司马诗序》
附录四 张鹤腾研究资料
佚诗佚文
同史沧如游绿藻园晚至松风园看海棠
芦花湄闲居
张三峰传
创建张三峰祠堂记略
颍州创建青龙桥记略
增修城隍庙碑记
传记资料
顺治颍州志·张鹤腾传
康熙颍州志·张鹤腾传
江南通志·张鹤腾传
乾隆颍州府志·张鹤腾传
乾隆阜阳县志·张鹤腾传
道光阜阳县志·张鹤腾传
万历榆次县志·张鹤腾传
张氏族谱·副宪公
制文
山西太原府榆次县知县张鹤腾万历二十八年正月
著述
交游
袁宏道《送榆次令张元汉考绩序》
刘体仁《张宪副诗叙》
附录五 张大同研究资料
佚文佚诗
水舟抵西湖谒四贤祠有感
西湖泛舟和叔父韵
友人过芦花湄留酌
宋刘太尉祠成偶题壁上
芦花湄闲居
秋日溪上
晚霁过芦花湄
明兴野记序
传记资料
顺治颍州志·张大同传
康熙颍州志·张大同传
乾隆阜阳县志·张大同传
道光阜阳县志·张大同传
明末忠烈纪实·张大同死事
明季北略·张大同死事
张氏族谱·瑶席公传
张氏族谱·兄同甫行状
交游
谭元春《颍川张同甫曾访予都门万福寺,投诗不值而去。丙寅冬日闲居有怀,始寄答此章》
刘体仁《张孝子诗叙》
后记
内容简介
更新时间:2019-01-05 00: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