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页
主编简介
前 言
第一章 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功能检查
一、血中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测定
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三、氯米芬负荷试验
第三节 卵巢功能检查
一、雌二醇测定
二、雌三醇测定
三、孕酮测定
四、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五、宫颈黏液检查
六、基础体温测定
七、女性第二性征检查
八、性激素结合蛋白测定
九、性染色质检查
十、性染色体检查
十一、卵巢功能减退的诊断流程
十二、传统的Kuppermann式闭经诊断法
十三、常见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紊乱性疾病
第四节 睾丸功能检查
一、血清睾酮测定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试验
三、精液检查
四、性染色体检查
五、男性第二性征检查
六、睾丸功能减退的诊断流程
七、常见下丘脑-垂体-睾丸功能紊乱性疾病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激素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下丘脑TRH对腺垂体TSH的调节
二、腺垂体TSH对甲状腺的调节
三、甲状腺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调节
四、其他体液因素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调节
五、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功能检查
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二、高敏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测定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检查
一、血清总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
二、游离甲状腺激素测定
三、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联合评价甲状腺功能
四、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测定
五、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
六、血清反T3测定
七、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测定
八、甲状腺球蛋白测定
九、尿碘测定
十、甲状腺吸131I率试验
十一、甲状腺片抑制甲状腺吸131I试验
十二、过氯酸钾排泄试验
十三、基础代谢率测定
十四、甲亢平(卡比马唑)试验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流程及其他特殊综合征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三、特殊类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
四、低T3综合征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皮质醇的正常分泌模式
二、皮质醇的生理作用
三、HPA轴的功能调节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功能检查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第三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测定
一、血浆皮质醇测定
二、尿游离皮质醇测定
三、唾液皮质醇测定
四、皮质类固醇结合蛋白测定
五、尿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
六、尿17-酮皮质类固醇测定
七、尿17-生酮皮质类固醇测定
八、血浆皮质酮测定
第四节 负荷试验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
三、胰岛素低血糖刺激试验
四、去氨加压素试验
五、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六、美替拉酮(甲吡酮)试验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程序
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诊断、鉴别诊断
二、肾上腺皮质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
三、肾上腺性亚临床Cushing综合征诊断标准
四、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对垂体-肾上腺功能的评价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抗利尿激素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
第二节 抗利尿激素系统检查
一、抗利尿激素水平测定
二、禁水试验
三、垂体后叶素注射试验
四、禁水与垂体后叶素联合试验
五、高渗盐水试验
六、简易高渗盐水试验
第三节 尿崩症诊断及与精神性烦渴的鉴别
一、尿崩症诊断
二、尿崩症与精神性烦渴的鉴别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生长激素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
二、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
第二节 生长激素系统检查
一、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测定
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测定
三、血生长激素测定
四、尿生长激素的测定
五、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测定
六、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测定
七、血生长激素结合蛋白测定
第三节 生长激素动态试验
一、生长激素刺激试验
二、生长激素抑制试验——葡萄糖负荷试验
第四节 肢端肥大症诊断及诊断流程
一、肢端肥大症的诊断
二、诊断流程
三、疗效评价及处理措施
第五节 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断及诊断流程
一、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
二、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流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泌 乳 素
第一节 泌乳素的生理作用和调节
一、泌乳素的生理分泌
二、泌乳素的分泌调节
三、泌乳素的生理作用
第二节 泌乳素测定
第三节 泌乳素分泌兴奋试验
一、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二、胃复安(甲氧氯普胺)试验
三、氯丙嗪试验
第四节 泌乳素分泌抑制试验
一、左旋多巴抑制试验
二、溴隐亭抑制试验
第五节 闭经-溢乳综合征诊断流程
一、成年女性闭经-溢乳综合征诊断程序及治疗方法
二、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程序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儿茶酚胺的生理作用
二、儿茶酚胺分泌的调节
第二节 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测定
一、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测定
二、血二羟苯甘醇测定
三、血间羟肾上腺类似物的测定
四、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测定
五、尿香草基苦杏仁酸测定
六、尿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测定
七、尿甲氧基肾上腺素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测定
第三节 药物负荷试验
一、药物激发试验
二、药物抑制试验
第四节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一、临床拟诊
二、生化检查或药理试验确定诊断
三、定位诊断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检查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测定
二、肾素刺激试验和抑制试验
第三节 针对醛固酮的相关检查
一、血浆醛固酮浓度及尿中醛固酮排泄量测定
二、醛固酮/肾素比值测定
三、螺内酯(安体舒通)醛固酮比率测定
四、钠负荷试验
五、9α-氟氢可的松试验
六、螺内酯(安体舒通)试验
七、钾负荷试验
第四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流程
一、筛选试验
二、定性诊断
三、定位(病因)诊断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甲状旁腺功能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甲状旁腺素生理作用
二、甲状旁腺素分泌的调节
第二节 甲状旁腺功能检查
一、甲状旁腺素测定
二、肾小管重吸收磷率试验
三、磷清除试验
四、磷酸盐排泄指数
五、钙耐量试验
六、低钙试验
七、快速滴注钙抑制试验
八、低磷试验
九、噻嗪类利尿药兴奋试验
十、降钙素测定
十一、骨钙素测定
十二、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测定
十三、环磷酸腺苷测定
十四、皮质醇抑制试验
第三节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流程与鉴别
一、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
二、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钙代谢调节激素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钙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一、血清钙测定
二、血清磷测定
三、血清总碱性磷酸酶测定
四、血清甲状旁腺素测定
五、尿钙和尿磷测定
第三节 负荷试验
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刺激试验
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抑制试验(钙耐量试验)
三、Ellsworth-Howard试验(EH试验,又称PTH兴奋试验)
第四节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一、骨形成(成骨细胞产物)指标测定
二、骨吸收(破骨细胞产物)指标测定
第五节 骨密度和骨X线检查
一、单光子吸收测定法
二、双光子吸收测定法
三、双能X线密度吸收法
四、定量CT
五、定量磁共振
六、定量超声
七、骨 扫 描
八、骨活检组织形态计量
九、显微CT
十、骨X线
第六节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一、美国骨质疏松协会、WHO、欧洲骨质疏松和骨病学会诊断标准
二、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试行标准(1999年,昆明,主要用于女性成人,男性参照执行)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糖代谢及胰岛素、CC肽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糖代谢指标的测定
一、血糖测定
二、糖化血浆白蛋白(果糖胺)测定
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四、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五、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六、可的松耐量试验
七、尿糖测定
第三节 胰岛素、C肽系统测定
一、胰岛素测定
二、血C肽测定
三、24小时尿C肽测定
四、胰岛素释放指数
五、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
六、葡萄糖-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七、其他负荷试验
八、其他非胰岛素、C肽与胰岛β细胞功能
第四节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检查
一、GAD、ICA、IAA及IA-2和IA-2β抗体
二、胰岛素敏感性的评估
第五节 β细胞功能评估
第六节 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
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二、糖尿病分型
三、糖尿病风险增加的分类
第七节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相关检查
一、血酮体、尿酮体测定
二、血浆渗透压测定
三、血乳酸测定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嘌呤代谢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嘌呤代谢调节
二、尿酸代谢的平衡
第二节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检查
一、尿酸测定
二、滑液晶体成分检测
第三节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
一、诊 断
二、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脂代谢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血脂各种成分的测定
一、脂质的测定
二、脂蛋白的测定
三、主要载脂蛋白的测定
四、脂蛋白受体的测定
五、脂代谢中关键酶的测定
第三节 中国血脂防治指南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体脂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肥胖的评定及脂肪分布的检测方法
一、人身测量法
二、人体总脂测定
三、皮下和腹部脂肪测定法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第四节 营养不良
一、病 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 断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脂肪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脂肪因子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
二、脂肪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
第二节 相关激素测定
一、瘦 素
二、脂 联 素
三、抵 抗 素
四、网 膜 素
五、肿瘤坏死因子-α
六、白介素-6
七、血管活性分子
八、游离脂肪酸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血乳酸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血乳酸的测定
第三节 乳酸性酸中毒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血卟啉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血卟啉代谢的测定
一、尿中卟胆原含量测定(Watson-Schwarz试验)
二、尿卟胆原和δ-氨基-γ-酮戊酸的测定
三、测定红细胞卟胆原脱氨酶的活性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系统
第一节 电解质代谢
一、概 述
二、电解质的测定
第二节 酸碱代谢
一、概 述
二、二氧化碳结合力
三、动脉血气分析
第三节 动脉血气分析诊断法
一、血气分析的三步法
二、实 例
三、需要考虑的其他问题
第四节 几种与电解质酸碱紊乱有关的常见病的诊断标准
一、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二、肾小管酸中毒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消化道激素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消化道激素测定
一、胃 泌 素
二、促胰液素
三、血管活性肠肽
四、生长抑素
五、胰 多 肽
六、肠促胰岛素
七、胆囊收缩素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心房尿钠肽与内皮素家族
第一节 尿 钠 肽
一、概 述
二、脑钠肽测定
第二节 内 皮 素
一、概 述
二、内皮素测定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与内分泌有关的其他检查
第一节 β2-微球蛋白
一、概 述
二、β2-微球蛋白测定
第二节 前列腺素
一、概 述
二、前列腺素测定
第三节 环核苷酸
一、概 述
二、环核苷酸测定
第四节 β-内啡肽
一、概 述
二、β-内啡肽测定
第五节 血栓素B2
一、概 述
二、血栓素B2测定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内分泌代谢病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 电解质及代谢指标测定的注意事项
一、电解质测定注意事项
二、代谢指标测定注意事项
第二节 内分泌功能学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血、尿激素的测定及注意事项
二、进行刺激或抑制试验的注意事项
三、图像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1-04-21 1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