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过度催人老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时常会面临不利的环境和条件致使自己产生担忧和焦虑。但是,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忧心忡忡,愁容不展,对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传统医学认为,忧伤肺,悲忧过度或太久,会导致肺气抑郁,甚至耗气伤阴,导致人形瘁气乏、面色惨淡、气少不足以息等症状;忧伤过度,会导致失眠、神志恍惚;忧伤的情绪还会抑制肠胃的蠕动,影响胃液分泌,导致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不良。

长期处于忧虑状态,会造成体力过分消耗,致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失调,大脑功能紊乱,甚至有可能引发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肿瘤等。

忧虑催人易老,催生脸上的皱纹、斑点、粉刺,重者则出现溃烂现象。

所以说,忧虑是健康和美丽的最大敌人。

如何摆脱忧愁,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呢?

第一,心情要愉快。早晨起床后,就要决心度过愉快的一天,不为琐事烦心。

细节提醒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老年人对于自己的变老总是持悲观的态度,那么,他们有可能会较之那些保持乐观心态的同龄人平均少活6~7年。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老年人对于自己变老的趋势采取何种态度,对其寿命的长短甚至比高血压或胆固醇等生理因素产生的影响更大。

研究人员在对660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如果老年人能够对变老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那么这比他们不得高血压或是高胆固醇等疾病还要有利(老年人如果保持适当的血压和胆固醇,他们可以比高血压或高胆固醇的同龄人平均多活4年),所以保持乐观的心态将使人增寿。没有吸烟史、经常锻炼等因素也有助于老年人长寿,可使人平均多活1~3年,而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长寿的积极作用比这些因素更重要。

第二,心胸要宽阔。要去除孤立的心态,多和外界接触,这样就会看到充满幸福和希望的美好事物。

第三,不要随意责难别人。不要故意给人难堪,也不可对人吹毛求疵,而应处处与人为善,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第四,感受大自然。有空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充满了一种使人心平气和的力量。